回眸氍毹血淚事
記伶人金素琴、素雯姐妹
「憶昔聽歌歇水濱,蘆溝兵起寇兵陳。同仇敵愾紅顏怒,鳴鼓氍毹第一人」。這是著名劇作家姚克在台灣與故友、京劇名伶金素琴重逢時,為她寫下的詩句。抗日期間,金素琴因在各地落力演出《梁紅玉》激勵軍民士氣,傳誦一時。事隔近四十年,姚克仍難忘金素琴當年的英勇事蹟!
金素琴
金素琴原姓郎,滿族正黃旗人,三、四十年代與妹妹金素雯同是江南著名的京劇坤旦。大陸陷共後,金素琴經香港到了台灣,素雯與丈夫胡治藩則留在大陸,姐妹倆從此走上不一樣的人生路。素雯與丈夫在文革風暴中飽受衝擊,繼而自縊身亡,遺下的獨生子胡思華也被列為反革命分子,直到一九八零年,得到金素琴幫忙移民美國,才改寫命運。幾年前,胡思華出版《大人家》一書,詳述他的家庭變故,讓這對名噪一時的伶人姐妹重現公眾視野,也為近代中國留下一段血淚交織的記憶。
金素琴的父親當過清廷駐防杭州的武官,辛亥革命後,因逃避革命軍追捕而流亡至嘉興隠居,一九一三年,金素琴就在家道中落的貧困日子中出生。民國政府確立五族共和,父免受刑責後,他們一家返回杭州定居。一九一六年,妹妹素雯出生。為了維持家計,兩姐妹十多歲便投身京劇戲班(那時稱為平劇)謀生。
金素琴(右)與金素雯
金素琴的父親當過清廷駐防杭州的武官,辛亥革命後,因逃避革命軍追捕而流亡至嘉興隠居,一九一三年,金素琴就在家道中落的貧困日子中出生。民國政府確立五族共和,父免受刑責後,他們一家返回杭州定居。一九一六年,妹妹素雯出生。為了維持家計,兩姐妹十多歲便投身京劇戲班(那時稱為平劇)謀生。
金素琴(左)與晚她出道的名伶言慧珠(文革中慘死)
金素琴聲色藝俱全,很快便在上海走紅,且得到劇作家歐陽予倩賞識。一九三七年抗日戰爭爆發,上海租界變成「孤島」,金氏姐妹加入了歐陽予倩和周信芳領導的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協會平劇組,積極宣傳抗日。後來又一起參加歐陽予倩主持的中華劇團,金素琴先後主演了《梁紅玉》、《新玉堂春》、《漁夫恨》等改良平劇, 其中《梁紅玉》描述南宋著名女將擊退入侵的金國大軍,藉此激勵軍民抗日,而金素雯則擔演了同系列的《人面桃花》。但這些借古喻今的劇目,不為租界政府所容。一九三八年,歐陽予倩被逼離滬,中華劇團解散,金素琴轉拍電影,應藝華影片公司之邀,與王元龍合演《楚霸王》,同樣大受歡迎。
1939年2月15日香港大公報廣告
一九四零年,她出面復辦中華劇團,率團到香港、越南等地演出,及為參與抗日戰爭的飛虎隊空軍,籌款購買了一架戰鬥機。期間,她設法尋找機會轉往陪都重慶,最終於一九四二年以迂迴路線,冒險抵達參加抗戰劇團,令大後方的軍民深受鼓舞。在重慶時,金素琴經常組織義演,並和號稱「重慶梅蘭芳」的楊畹農切磋梅派藝術。抗戰勝利後回滬又拜梅蘭芳為師,因此她的梅派戲造詣頗深。
回說妹妹素雯,自出道以來一直跟隨姐姐進退,到一九三八年底開始獨挑大樑,加入周信芳主持的移風社,與姐姐分團演出。同年認識了上海商界和文化界名人胡治藩,繼而熱戀。當時較素雯年長十四歲的胡治藩,已有奉父母之命結合的妻子陈允泗,及三名八至十八歲的兒子。金家上下都不看好他和金素雯的戀情,但二人情根深種。胡治藩在一九四一年多次與妻子商談離婚之事,但妻子無法接受,其後服葯自殺身亡。一九四二年春節,胡治藩正式迎娶素雯,一年後誕下兒子胡思華。
1940年7月22日香港大公報
回說妹妹素雯,自出道以來一直跟隨姐姐進退,到一九三八年底開始獨挑大樑,加入周信芳主持的移風社,與姐姐分團演出。同年認識了上海商界和文化界名人胡治藩,繼而熱戀。當時較素雯年長十四歲的胡治藩,已有奉父母之命結合的妻子陈允泗,及三名八至十八歲的兒子。金家上下都不看好他和金素雯的戀情,但二人情根深種。胡治藩在一九四一年多次與妻子商談離婚之事,但妻子無法接受,其後服葯自殺身亡。一九四二年春節,胡治藩正式迎娶素雯,一年後誕下兒子胡思華。
胡治藩與金素雯的結婚照
胡治藩的父親胡濟生,是清末洋務運動重臣岑春煊的主要幕僚,提倡興辦銀行走金融興國之路,輾轉成了民國初期上海主要民營銀行----浙江實業銀行的大股東。胡治藩可說是含著金鎖匙出生,十九歲就被父親安排到銀行工作。但他文才出眾,學貫中西,醉心詩文戲曲,二十年代活躍於上海文化界,既是京劇票友,又撰寫劇評、小說和京劇劇本,並創辦過中國首份橫排報章《司的克報》,與報人唐大郎(原名唐雲旌),和名導演桑弧(原名李培林)在文化圈被稱三劍俠。三十年代後期,胡治藩分管由浙江實業銀行收購的大光明、國泰、美琪等多家電影院。出任經營這幾家一級影院的國光影院公司副董事長。胡思華指出,當時美國的八大電影公司都找胡治藩做中國的總代理,「好萊塢」這個譯名,以至很多經典西片的中文片名,如《魂斷藍橋》、《出水芙蓉》、《戰地鐘聲》等,都是出自這位才子父親的手筆。
胡治藩
日本在一九四三年全面侵佔上海後,胡治藩為免被日軍利用,盡棄產業,在上海低調經營一家點心店渡日。光復後,他東山再起,擔任上海市影院業同業公會的主席。由於他在上海地位顯赫,金氏姐妹又是廣受歡迎的京劇伶人,他們都成了中共積極拉攏統戰的對象,動員多名他們親友中的地下黨員,遊說他們在四九年後繼續留在大陸。
金素雯
在中共剛上台的一九五○年,金氏姐妹被安排加入上海京劇院的前身「華東京劇實驗劇團」,與周信芳一起工作,翌年演出歷史劇《信陵君》。可是此劇上演不到二十天,突然禁演,理由是此劇目被中共評為反歷史主義。跑慣江湖的金素琴看出形勢不妙,而對中共官僚的種種橫蠻手段,早就深感不滿。胡思華透露,中共掌權之初,曾內定三個人作為京劇界的全國人大代表,他們是梅蘭芳、周信芳和金素琴,但金素琴並不稀罕這些虛銜。在一九五一年中,她向劇團請假往香港探望早半年前到了香港的丈夫和女兒,自此便沒有再踏足中國大陸。
右起,台灣女作家孟瑤、劉枋、金素琴、金的女兒
金素琴出發前沒有向任何人,包括其妹透露過想逃離中共政權。到港後,因她在文化圈很多熟朋友此時已被揭露是中共黨員,所以她赴台的申請起初並不順利。但其後不少國民政府軍政要員都出面幫她說項,她終於一九五四年移居台灣,備受各界歡迎,不久就獲選為首屆國劇協會理事長。除了演出,她還積極培育京劇新血,創出事業另一高峰。直至七十年代初退休,移民美國三藩市,二○○三年病逝。
1972年1月金素琴在台北接受記者訪問
而留在上海的金素雯和胡治藩,最初當然受到中共的熱捧,但很快就被投閒置散。身為「叛逃者」之妹的金素雯沒意識到形勢險惡,一九六二年與周信芳合演了《海瑞上疏》,成為她文革時另一大罪。胡治藩雖然先後被冠上多種頭銜,包括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工商聯常委、執行主席等,但產業已全被中共侵吞。六十年代初,他仍懷著書生報國的熱情,撰寫京劇本《興唐鑑》,藉此呼籲中共放棄極左路線,可惜事與願違。
金素雯的古裝扮相
一九六六年五月文革爆發,胡治藩在批鬥會上慘遭拳打腳踢,甚至被人從樓梯欄杆倒掛起來,逼他承認寫《興唐鑒》是為了攻擊領袖和反黨。到了七月三日 深夜,胡治藩夫婦决定以死相抗。他們穿上昔日在舞臺上穿過的華麗戲服,合唱了一起演出過的劇目《人面桃花》,之後便用同一條繩在房樑上吊自盡。消息傳到海外後,金素琴在台灣舉行記者會和大型追悼會,控訴中共的暴行,轟動一時。
在那個瘋狂年代,以死抗爭豈止他們二人,胡氏夫婦死後兩個月的同一天,九月三日 ,在上海的著名翻譯家傅雷和妻子朱梅馥亦步他們無塵,在家裡自殺喪生。
當年廿三歲的胡思華正到洛陽一家工廠工作,他從上海奔喪回廠後,竟被指為反革命集團的頭目,把他禁閉起來迫供,要他承認是台灣特務。往後頗長一段時期,胡思華東躲西藏,過著飽受歧視的生活。直至一九七八底,其父母獲得平反,他聯繫上遠在美國的姨媽金素琴。八○年申請往美國時,中共開出條件,要他必須向外表明,父母是受四人幫迫害喪生,把一切罪行都推到四人幫身上。
胡思華在美國打滾十多年,在廣告界闖出名堂,九十年代中重返上海,任職美國一家廣告企業的駐中國代表。此時的中國已被經濟大潮席捲,那些年的暴政慘事,很多人都不願提、不敢提。但他堅持不斷搜集資料,撰寫自己的家族歷史,以告慰先人,警示後世,不要忘記血的教訓。
《傳記文學》1982年發表孟瑤撰寫的(金素琴舞台生活回憶)